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特别关注 > 姜堰擦亮“精细城管”品牌

姜堰擦亮“精细城管”品牌

时间:2018-09-09 10:22  来源:自采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姜堰区城管局用工匠精神绣好城市之花,全力擦亮“精细城管”服务品牌,让环境更宜居、让群众更幸福。

       深入开展“向城市顽症宣战”攻坚行动,联合住建、公安、交通、环保等职能部门,抽调执法精兵强将,全面治理占道经营、交通秩序、夜市排档、违法建设影响城市形象的“六大顽症”。

       以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考核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推进“户三包、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确保城乡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持续保持生活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

       围绕城区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达60%以上的年度目标,结合区域分布,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投放后引导、先城区后镇村的”思路,今年新增27个小区、22个单位和730个公共区域投放垃圾分类设施。同步指导镇街(园区)选取2个以上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村庄,作为垃圾分类培育试点,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拓展覆盖。城区垃圾中转站已全面升级改造到位,从源头杜绝了垃圾清运“跑冒滴漏”造成的二次污染。

       新建改造城区5座一类公厕。按照一类公厕建设标准,选取城区部分游园、旅游景点和重点区域的公共厕所进行新建改造,致力打造民生亮点工程,填补一类公厕空白。

       对城区建筑垃圾调配场进行地质勘查、水样检测,确保建筑垃圾调配场渗漏液污染,按期整改到位。

       按照“一幢一景观、一路一特色”要求,对城区姜堰大道、振兴路和长江路沿线店招广告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长廊。

       新建日处理50吨城市粪便、50吨生活垃圾渗沥液、5吨有机废弃物的生物处理中心;同步指导溱潼镇建设易腐有机垃圾处理设施、张甸杨俞村建设阳光堆肥房,探索乡村部分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变废为宝”新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各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 (屠兴权)

编辑: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