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堰区俞垛镇,小鸽子撑起富民一片天。目前全镇种鸽存栏5.1万对,年出栏肉鸽超80万羽,鸽业年产值3000万元,吸纳周边50多名闲散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约4万元。
10月20日清晨,位于仓场村的立新家鸽养殖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整洁的鸽舍内,员工将玉米投入喂料机后,机器便自动输送至食槽;孵化车间里,8台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昼夜运转;鸽场外,慕名而来的商贩正忙着将肉鸽装笼,发往苏州、上海等长三角大市场。
58岁的尹立新是立新家鸽养殖合作社的“掌门人”,现在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鸽司令”。2004年,尹立新盘活村里10亩边角地,建起标准化多层鸽舍,种鸽数量达2000对。5年后,鸽舍扩至16栋,每栋可容纳2100对肉鸽,养殖基地初具规模。2019年,投入50万元进行自动化升级,引进自动化喂食机、清粪机和饮水系统。自动化养殖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开支,同时有效改善了鸽子生长环境,种鸽年产蛋量直接提升至25至30枚。2020年,尹立新购置3台全自动孵化机,鸽蛋只需18天就能孵出乳鸽,孵化率突破90%。如今,每日可孵化鸽蛋800枚,乳鸽出壳后1个月即可出栏销售,养殖效率大幅提升。鸽场每年出栏肉鸽约21万羽,年均收益40万元。
养鸽致富的尹立新不忘带动乡邻同奔富路。他义务当起“技术导师”,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养鸽队伍,并将产业链延伸至溱潼和淤溪等周边地区。村民王伟原本是厨师,看到尹立新养鸽致富后,2021年初返乡拜尹立新为师,走上养鸽之路。从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控,尹立新全程手把手指导。如今,王伟的鸽场规模发展到6000对种鸽,年收益超25万元,周边农贸市场和酒店的固定订单让他完全不愁销路。
俞垛镇党委书记王磊表示,为了让更多农民走上养鸽致富之路,镇里将出台专项激励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养殖主体,规范养殖标准,同时招引肉鸽深加工企业,开发鸽汤、鸽蛋制品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俞垛肉鸽”区域公共品牌,让俞垛小鸽子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金鸽子”。(陈勇华 黄坚 姜存义)
编辑: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