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红智牛蛙养殖中心负责人介绍,以前每平方米挤着近300只牛蛙,现在只养100只左右;以前高密度养殖时,残饵粪便堆积快,水体容易发黑发臭,氨氮亚盐超标是常事,需要频繁换水甚至用药,现在密度降了,水质稳定多了。
牛蛙养殖过程中,红智中心采用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代替传统消毒剂,这些菌落可以有效分解残饵粪便,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稳定pH值。同时养殖尾水集中收集,投放益生菌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循环往复,让活水持续进入养殖池,使池内水质始终保持在优良范围内。病害防控用中草药替代化学抗生素,使用板蓝根、黄芪等配方的中草药制剂解决牛蛙养殖中的常见病害问题,牛蛙的品质提高了,而且没有化学药残的顾虑。
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牛蛙高密度养殖带来的污染、病害与药残等问题。推广实施《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建立养殖密度与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关联机制,根据养殖主体风险等级开展巡查和产品抽检,提高监管效率。(冒衡 佘文凯)
编辑: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