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姜堰区已在城区设立22个摊点临时疏导区(点),吸纳947个流动摊点。该区城管局局长徐晓玲表示,将持续深化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拓展执法“下沉”场景,科学布局流动摊点临时疏导区、潮汐摊区、外摆示范路,既解决流动摊贩经营问题,又方便市民生活。
此前,路边摊点虽方便了百姓购物,却也带来诸多问题。姜堰区城管局副局长袁小宽坦言:“流动摊贩习惯‘打游击’,管理难度大,不仅造成道路拥堵、影响公共秩序,售后也缺乏保障。”去年,姜堰区创新城管执法“下沉”机制,在罗塘、三水、天目山三个街道成立城管工作站,93名城管队员派驻至街道社区。在此基础上,城区统筹规划,设立明日商贸城、紫墅园、姜官路、五中东路等疏导区,为流动摊贩“安新家”,在留住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又保证市容市貌整齐有序。
除了固定的疏导区,姜堰还在步行街、姜官路等繁忙路段创新推出“潮汐摊区”模式,并实施摊位积分管理制度。摊主需在限定时间、地点,按规定品类、规模经营,全程透明化。对于违反规定、积分清零的摊主予以清退。退役军人朝骏宇每天下午5点准时到北大街凤凰广场路段,经营自己的“江湖”美食摊,每晚平均净收入两三百元。朝骏宇说,以前摊点既乱又杂,现在秩序井然,摊主无需缴纳摊位费,还能享受贴心服务,大家都能自觉做到文明经营。(钱亮 姜存义) 编辑:张萍 |
上一篇:兴化昭阳:书香润童心 阅读伴成长
下一篇:姜堰美校:2025高考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