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中旬是小麦扬花灌浆阶段,需要适量的雨水,才能促进籽粒饱满。今春,面对持续旱情考验,姜堰区白米镇党委政府坚持全镇“一盘棋”部署,构建“统筹调度、科技赋能、精准滴灌”三位一体抗旱体系,保障全镇近3.5万亩冬小麦生产用水。
白米镇副镇长卢富俊介绍,该镇专门成立抗旱应急指挥部,建立起专班调度、物资调配、技术指导协同工作机制。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为抗旱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在物资调配过程中,10多台新型移动式喷灌设备从调配到送达田间地头,原本需要两天时间,通过绿色通道,仅用半天就顺利抵达。该镇同时建立农情动态监测机制,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在田间检查麦苗生长情况,并利用无人机在空中巡查,针对局部旱情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旱情扩大。此外,农业部门还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为抗旱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关设备厂商在田间开展“理论+实操”培训。在马沟村技术攻坚试点,“错峰轮灌”作业模式成效显著。种粮大户曹玉碧接受培训后,利用智能设备精准施灌自家30多亩麦田。曹玉碧说:“过去灌溉这片麦田需要大量人力和水资源,现在不仅节省了人力,用水量还减少了三分之一。”
党员干部分级包保,严格落实责任制。面对较为严峻的旱情,马沟村党总支书记曹小军带领村民昼夜接力保灌抗旱。凌晨,设备工程师周洪兵全面检修维护灌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早晚黄金时段,村民们抢抓时间实施高效灌溉;日间,农技人员在田间开展技术巡诊。在6昼夜的连续奋战中,马沟村累计灌溉小麦2000多亩,小麦叶片含水率从62%回升至82%。村民们看着原本有些枯黄的麦苗逐渐恢复生机,满心欢喜。
目前,白米镇正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建设智慧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卢富俊表示,将深化拓展马沟村抗旱经验,推动科技防灾体系全域覆盖,通过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机制,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钱宏斌 汪涵 刘成娟)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