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5年5G工厂名录,全国共计48个行业、560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泰州市6家企业的6个项目跻身名录,数量居全省第六位。
这6个项目分别为:伽力森食品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基于健康调味品智能5G工厂、江苏博生医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高效智能的多层共挤生物用膜5G工厂、美赢(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端玻璃棉5G智能工厂、江苏新合益机械有限公司的新合益5G工厂、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精锻科技5G工厂、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的高端特种环控系统5G智能工厂。
“此次入选的6家企业,分布在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船用设备等领域,是泰州市5G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的典范,且在细分领域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据悉,5G工厂是指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网络基础设施,对传统工厂生产、管理、物流、运维等每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后所形成的现代化智能工厂,其凭借5G技术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泰州市以5G工厂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致力推动工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累计建成国家级5G工厂12家、省级4家。泰州市围绕“8+13+X”产业链群体系建设,聚焦龙头企业、链主链核企业,推进5G技术在安全管控、资产管理、协同运营等方面的融合应用,累计开发各类工业5G应用223个。同时,以泰州国电、中海油、中来光电等龙头企业5G典型应用场景为基础,培育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5G工厂。长城汽车“5G+整车试车创新实践项目”获工信部“绽放杯”一等奖,国电、中海油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
目前,这些5G工厂正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推进降本增效中大显身手。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经理蔡永勇介绍,该公司“5G+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利用5G技术将生产制造、检测监测、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等环节全部打通,常减压装置自控率由原来30.55%提升到98.9%,日报警频次由原来的4000次下降到100次左右,日操作频次由原来3000多次下降到100次左右;关键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以上,检维修成本下降10%;危险源装置静密封泄漏率降低至0.5%以下。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泰州市将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高水平5G工厂建设,发挥标杆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开发基于“5G+标识”的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5G+标识+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形成一批市场有需求、企业有需要的共性应用,降低应用建设成本,推进更多中小企业上5G、用5G,推动工业经济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整体跃升。(潘荣进 于跃华)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