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城镇发展 > 姜堰天目山街道:“桃花源”里蛙声一片

姜堰天目山街道:“桃花源”里蛙声一片

时间:2023-04-27 08:40  来源:姜堰日报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桃花朵朵开,蛙儿阵阵鸣。走进姜堰区红智牛蛙养殖中心,片片桃林环抱阡陌,130座大棚整齐排列,热闹的蛙声和着乡野虫鸣,奏响一支生态种养的共富乐章。
 
       牛蛙养殖中心位于天目山街道官庄社区,占地100多亩。浙江台州人陈红智2018年经天目山街道招商从上海“转战”来此投资,2019年上半年开始养殖第一批牛蛙。眼下,第四批牛蛙五一节前后即可“蹦跳”上市。

 

       陈红智说:“养殖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每座面积18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育蛙3万至4万只,只要管好水质,投喂专属饲料,这些四只脚幼蛙长得快,每年每亩田能产2万公斤左右。”
 
       在养殖中心8号棚,今年68岁的陈凤正给苗蛙喂饲料。她说:“平时和老伴一起喂喂牛蛙、抽抽水,做点杂活不觉累,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日子过得挺自在。”
 
       红智牛蛙养殖中心落户后,搭建封闭式养殖棚防控鼠类、鸟类等天敌,夏季用黑色遮阳网覆盖,冬季用塑料棚膜保暖增温。每个大棚都设有一个入水口、一个出水口,养殖尾水经过沉淀曝气处理后循环使用,沉淀池生物藻类又可以作为桃李等果树基肥,成为周边地区无公害生态种养示范基地。
 
       官庄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韩东明介绍,过去官庄社区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集体经济较薄弱。目前,这个养殖项目除了每年给社区带来10多万元的收益外,还有30多户社区居民在此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近100万元。其中有5户学习了养蛙技术,直接承租大棚养蛙。近3年,养殖中心每年都有约150万公斤商品蛙销往广州、上海、郑州等地,交易额2500多万元。
 
       干部上门转,蛙儿蹦得欢。陈红智说:“这里投资环境好,干部服务周到,扎根他乡亦故乡,携手共富义不容辞。我手把手教会当地人养蛙后专门跑营销,帮助百姓增收致富,产业链条延伸到美团、饿了么等网上平台。”由于养殖中心一年四季都有鲜货,所以他更有底气,未来3年要将这里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生鲜牛蛙供应基地。(王宝华)
 

编辑:陈玲